全国咨询热线:021-54902525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重点 - 第一章

日期:2023-09-28  来源:雷竞技登录

  :计算机规模不同,其结构复杂程度也不一样。大规模现代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包括(请将教材翻至P27图1.3) (二)【选择、填空】网络边缘 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等成为主机或端系统,这些端系统位于网络的最边缘,构成了网络边缘。普通网络用户在使用网络时,,网络边缘为网络用户更好的提供了网络应用服务。 (三)【选择、填空】接入网络

  (四)【填空】「网络核心」:是由通信链路互连的分组交换设备构成的网络,作用是「实现网络边缘中主机之间的数据中继与转发。」

  (一)【填空】「数据交换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根本目的是在网络边缘的主机之间「实现相互的数据传输、信息交换。」

  发送方把要发送的信息附加上接受主机的地址等控制信息,构成一个完整的报文。然后

  交换网络中的结点会先接受报文,若此时该节点没有要发送的另一个报文,则直接向下一个结点发送该报文;否则就先将该报文进行缓冲存储,轮到该报文时再发送,即“

  ”。交换结点的这种接受 - 暂存 - 转发的工作方式,就称为“存储一转发”交换方式。

  当结点收到的报文过多而存储空间不够或者输出链路被占用不能及时转发时,就必须丢弃报文,这是报文交换的缺点。

  一个报文在每个结点的延迟时间,等于接收报文所需的时间加上向下一个公结点转发所需的排队延迟时间之和。

  「分组交换是目前计算机网络广泛采用的技术,「是报文交换的改进版,它与报文交换的」最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将报文拆分成更小的分组。」

  分组交换的基础原理:将一个完整的报文拆分成若个小组,然后依次将这些小的分组发送出去。每个小分组的长度有限,这使得每个结点所需的存储能力降低。

  由于传输分组时需要交换机有一定的开销,使网络附加的传输信息较多,对长报文通信的传输效率比较低。

  (二)【选择、填空、综合】「时延」:时延是评价计算机网络性能的另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也称为延迟;「是指数据从网络的一个结点到达另一个结点所需的时间」。

  :分组到达结点时,交换设备需要对分组进行有关的处理,比如检查分组是否出错等,花费的这部分时间称为结点处理时延,记为

  :从分组被存储开始,到轮到该分组被传输为止,最近一段时间称为排队时延,记为

  。排队时延的大小取决于网络的拥塞程度,网络拥塞越严重,平均排队时延就越长,反之越短。

  :当轮到分组被传输到下一个结点时,从传输该分组第一位开始,到传输完该分组最后一位为止,这段传输数据所花费的时间称为传输时延,记为

  例:主机A向主机B发送一长度为800bit的数据分组,若连接主机A与主机B的传输链路长度1000km,传输速率为1000bit/s,传播速率为500km/s,试求:

  (四)(理解即可)「丢包率」:当网络拥塞很严重时,新到达的分组无法再被交换结点存储,此时交换节点会丢弃分组,造成“丢包”现象。

  其中,\eta为丢包率,N_S为发送分组总数,N_r为接受分组总数,N_!为丢失分组总数。

  (五)【选择、填空、综合】「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源主机「利用互联网向目的主机发送数据的实际速率,单位为bit/s」,记为Thr。吞吐量受网络链路带宽、网络连接复杂性、网络协议、网络拥塞程度等因素影响。对于分组交换网络,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吞吐量「在理想情况下」约等于瓶颈链路的带宽。

  (二)【选择、填空、简答】OSI参考模型(请将教材翻至P40图1.12)

  第N层接受到第N+1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后,按照第N层的协议对其进行封装,构成第N层的PDU,再传给下一层,以此类推,最后,数据链路层PDU(通常称为数据帧)传递给最底层的物理层。(请将教材翻至P41图1.13)

  OSI参考模型1~3层主要是完成数据交换和数据传输,称为网络低层;5~7层主要是完成信息处理服务的功能,称为网络高层;

  会话层:指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连接,通过在两台计算机间建立、管理和终止通信来完成对话。

  TCP/IP参考模型包括4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联层和网络接口层」。TCP提供传输层服务,IP提供网络层服务。

  (五)【选择】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对比TCP/IP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TCP/IP模型缺少OSI参考模型中功能比较少的表示层与会话层,而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则相当于合并了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