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021-54902525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公告

浅议企业信息化中的系统集成

日期:2023-10-13  来源:雷竞技登录

  ,而且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差异化才能得以体现,积极的差异化是企业竭力追求的,于是。相应的,为满足企业不一样的种类、不一样的层次的需求,也出现了大量提供不一样的产品和服务的很多类型和规模的信息化厂商。

  第二个事实:信息化厂商术业有专攻,没有能够很好的满足所有需求和提供所有解决方案的厂商。因为企业存在很多类型和深度的需求,种类和数量极大,使得大多数信息化厂商都只能聚焦于某几个市场,虽然也有如SAP、Oracle这样的国际化巨头拥有非常全面的产品线(如感兴趣请浏览: 全球ERP软件市场占有率排名简述,其实很多产品也是逐步收购逐步整合的),他们在若干核心产品上全面领先,但他们也不能覆盖企业所有的信息化需求,在某些领域,巨头的方案不一定是最领先的和适用的。

  基于以上两点事实,企业种类非常之多的需求往往不能通过一套系统或者一个厂商满足,那么就需要系统集成了。为此,在不同时期,根据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应用特点,产业内出现了各种集成方案,下表是各时期慢慢的出现的集成技术及其特点。

  我所在企业的信息技术部门在系统集成方面的实践即契合这个发展过程,我司信息技术中心的前辈曾承担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中电EDI应用系统项目,然后我们自主开发外贸行业ERP系统时三层C/S架构及相关功能集成使用了RPC等技术(如对此过程有兴趣请浏览:《一个人的ERP》),几年前以SAP ERP系统为核心SOA集成多个异构系统时应用了ESB、MDM(如感兴趣请浏览:主数据到底是什么?史上最简版介绍来了!后边也有扩展内容哦)等系统。

  系统集成的应用场景极为常见(如感兴趣请浏览 :从2019中国CFO年度人物评选浅看各家信息化):

  例如ERP等系统的审批流程功能通常较弱(实践中发现,包括一些HR、预算等系统自带的流程功能也远比不上OA等系统),那就能集成工作流管理系统BPM或OA系统打通包括ERP在内多个系统之间的流程;

  例如ERP系统套装模块的功能不如领域专业化软件强大或易用(如资金管理、HR等),那就能集成专业的相关软件实现更完善的功能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例如生产管理需要深入到车间层面,那么ERP就与制造执行系统MES集成,如果希望逐渐增强生产排程,可以再集成高级计划与排程系统APS;

  还有大量SRM、CRM、PDM、PLM、WMS、EPM以及更多的细致划分领域的专业化系统,往往都需要集成在一起使用;

  还包括企业与银行系统(如感兴趣请浏览:简述银企直联的建设和使用)、与政府系统的集成;工业、物联网应用中智能硬件设备与各个系统的集成,等等。

  具体在系统集成中,集成技术本身通常不是问题,难点往往出现在功能架构设计和集成实现方面。

  挑战首先来自于功能架构设计,如上,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往往需要多个系统协作实现,除去多年前信息化早期时因为多种问题导致的“烟囱”外,现阶段各个系统的互通互联,数据的共享和重复利用等已是业内共识,系统集成的着眼点早已不是解决独立系统间数据交换这类问题了,更多关注的是多系统集成应用场景下业务流程的优化,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等方面,即在业务流程中各个系统承担怎样的功能,这种设计是现在系统集成设计的重点。

  对于一些功能边界非常清晰的系统,设计的内容更多是系统选型,即从多个厂商的多种版本的系统中选择出更对自己最合适的系统,比如影像管理系统,属于细致划分领域内的专业系统,与ERP系统、OA等系统功能绝对没重叠,那么选一家性能领先、与既有系统集成性更好、厂商服务更好的系统是重点。

  一个方向是尽可能选择同一厂商的系统,即便该厂商的部分系统并不是业界最强,或者用户适用性略弱时,但为更好的集成性(同一厂商的系统之间通常更容易集成,比如多数都有现成的接口)和厂商服务,仍然选择同一厂商的产品,就目前我了解到的,至少有两家大型集团型企业的策略就是这种方向全面采用了某国际化厂商的系统,这种策略在部分系统的应用性价比或用户体验方面或许会有影响,但系统集成的统一性和可靠性应该比较好;

  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原则上还是尽最大可能采用一家厂商的系统,但如果其他厂商的系统有更好的适用性和性价比,集成的技术方面也没有明显问题,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多个厂商的系统。

  接着谈系统功能架构的设计,如果系统间功能边界或许有重叠,这种情况就是功能架构设计的重点。例如对一些项目型业务模式的企业而言,推销管理既可以典型的放到CRM系统中,也可以把推销作为推销项目放到项目管理系统中管理,具体以什么系统实现业务需求,需要结合业务和系统功能特点做深入的设计。

  最后谈一下系统集成的实现,如刚才提到的,因为各主流应用系统采用的都是业界最主流和最常规的技术提供接口服务的,所以技术本身的门槛是常规的,而具体集成实现时问题往往出在信息不对称和经验方面。比如需要集成的两个系统,如果两方的技术团队此前没有对接过,虽然有技术文档和沟通,但因为对彼此系统不够熟悉加之业务的复杂性有可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信息不对称,给集成过程带来一定的波折。

  而在相对信息对称的情况下仍然会出现因经验不足导致的问题,比如采用异步方式发送指令和数据给目标系统,经验不足的研发人员在数据发出后直接把状态设置为处理中,然后就是等待目标系统反馈处理的结果,但因为网络或相关原因,信息可能没有成功送达目标系统,此时处理中这个状态就会误导源系统的用户,用户会以为数据已送达目标系统只是目标系统没处理完成,于是一直等目标系统的处理结果,但实际上数据并未送达目标系统,因此导致业务处理过程更严重的停滞。

  为此,通常应充分细化流程状态,发送数据后状态应先是已发送,待目标系统反馈已收到数据后再把状态改为处理中,而一旦长时间发现数据处于已发送,那么应先查找数据传输问题,而不是像刚才那样去等等目标系统的业务处理结果。如果希望规避此类问题,企业应在系统集成前编制统一的接口规范,集成厂商需参照执行,而不能完全交由厂商自己去实现,即企业要加强系统集成实现的管理。

  需要补充一点,系统集成带来整合后强大功能的同时,多系统、多接口不可避免的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系统及接口的日常运维往往也是一件极具挑战的工作,需在技术和组织层面投入较大资源予以保障。

  综上,系统集成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集成技术也伴随着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一次次的变革而慢慢的提升,多种多样的系统集成在一起构成极为丰富的解决方案,但随之也带来了集成和应用的复杂度,所以企业需不断的提高系统集成能力,以期更好的发挥信息化的巨大价值。